这届中国女排自组队以来,一直非常重视对新人的培养。从巴黎奥运周期的角度来看,启用新人无疑是为未来铺路的明智之举。回顾上一个周期,一些具备潜力的新人如吴梦洁和庄宇珊并未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,这是一个遗憾,而在这届队伍中,她们终于得到了期待已久的展现舞台。

新人培养助力中国女排世联赛夺胜,却成世锦赛失利隐痛

和以往不同,本届新教练因资历较浅,威信不足,反而更倾向于启用新人,大胆尝试。一开始留用的老队员仅有队长龚翔宇和两名老将,这种大胆启用新人的策略显得非常必要。当然,这种尝试需要毅力和决心,只有坚持下去,才能逐渐看到成效。

不过,启用新人也需要讲求方式方法,例如二传这个关键位置。让张籽萱这样的小二传直接挑大梁,明显有拔苗助长的风险。如果能与许晓婷同时入队,与她形成竞争和合作关系,会更利于两人共同成长。许晓婷此前在替补二传的位置上已经展现了不错的潜力,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实战机会。而目前的尝试让地方队非主力的替补二传肩负关键比赛的重任,显然存在一定风险,是教练应更加慎重考虑的问题。

既然选中了新人,就必须全力支持,并坚持对她们的培养,避免因为某场比赛的失利而影响她们的信心。尤其是二传这样的重要位置,一旦决定培养某人,就需要给予她足够的时间,上下联动,全面支持,否则可能会对其未来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
从世界女排联赛的主力阵容来看,三个经验丰富的世界冠军选手(龚翔宇、王梦洁、王媛媛),两位备受期待的巴黎周期新人(吴梦洁、庄宇珊),再加上两名全新的年轻队员(张籽萱、陈厚宇),这样的组合如果能够始终坚持,并通过世锦赛的实战进行磨炼,无疑会对整个队伍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。

然而,如果过多依赖经验型选手,明年李盈莹回归后,可能要减少吴梦洁或庄宇珊中的一人;而世锦赛临时召回的高意,也可能继续占据副攻位置。在巴黎周期,这样的阵容确实稳定且合理,但着眼于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,四位30岁以上的主力,一位接近30岁的老将,加上少数新人,这样的阵容显然缺乏前瞻性。新人中的除张籽萱外,其他选手甚至可能都未能进入核心轮换,这种局面令人担忧。

在世锦赛备战阶段,冒险带上尚未完全康复的李盈莹,尽管其表现相当出色,但从长期考虑,这样的决策存在潜在风险,类似的前车之鉴如王一梅的例子就不容忽视。同样,比赛前紧急召回高意,是为了弥补关键位置的短板,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练组对成绩的看重,与赛前强调的“以锻炼新人为主、不重成绩”为宣传口径的说法存在偏差。

对于久经沙场的五名主力来说,她们的心理压力或许有限,但教练组却深陷两难之中——既需要通过成绩证明自身,又未能有效开发新人,因而在整体策略上显得矛盾重重。最终,新人得到的锻炼机会寥寥,连理想的战绩也难以兑现。

新人培养助力中国女排世联赛夺胜,却成世锦赛失利隐痛

或许,中国女排在世锦赛前就应坚持以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的阵容参赛,即使成绩未必更佳,但能更加明确锻炼新人的目标,也更容易得到外界的认可。只有保持初衷不变,不断培养新人,才能为中国女排的未来注入更多活力,真正实现厚积薄发。